狗揽八泡屎的互联网精神
来源:计算广告     时间:2023-05-18 15:20:21

马志明说过,有个老头爱看交通事故。有一回街上出事了,围得水泄不通。老头也有主意,跟大家伙对付:“您让我进去看看,是我孩子!我孩子压着了!”归其进去一看,压死一驴......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老头最爱看的是着火。有日子不着火,就得搬梯子上房瞭高:“咋还是没信儿呢?”要是瞧见着火,当时就得赶过去,可有时候回来也不高兴:“嘛呀!没火苗子!”

这位老爷子,就是谢天顺他爸爸。

小孩子才做选择,大佬当然是全要!

谢老爷子我不认识,不过当时听这段的时候,我就觉着似曾相识,在哪儿见过呢?琢磨了十来年,突然一激灵就明白了:咱互联网圈精英,不净是这路人么?他们爱看的不是房子着火,而是市场上的火,一旦听说啥玩意又火了,就得第一时间杀到,就算是把自个亲戚说成驴,也得咬着牙宣布这事儿跟自己关系很大!

不信您想想,从早年的搜索、电商、游戏;到后来的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;再到近来的智能车、元宇宙、大模型;哪个火的时候,不是一二线互联网大佬全体起立,热泪盈眶地宣布,这是自己的战略方向?

这种一挑大粪从门前过,也得尝尝咸淡的精神,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?这是一种狗揽八泡屎的精神!管他是咸是淡,只要大家都闻见味儿围上来,能转手卖出去挣点不就得了?

所以,要分析中国互联网得竞争格局的话,那是根本不存在的:不论啥玩意火了,在这个赛道上把所有大厂的logo摞上去就行了!

没点儿狗揽八泡屎的精神,在中国的互联网圈儿,是混不下去的。不过我要先说明,这里的“狗”和“屎”并非贬义,只是对这种野蛮生机的一种赞美性修辞。在此精神的指引下,这两年咱们这儿的互联网大佬,忙得格外不亦乐乎:刚刚还在拉钱造车,又满怀激情地All In元宇宙,如今,这些都成了牛夫人,只有用大模型改变世界,才是大佬们心中的小甜甜!

不过,您但凡会用脚趾头思考,就知道这些话就如同回龙观医院病人的演讲——认真你就输了。什么样的天降伟人,商界奇才,才能驾驭不管啥样的风口,一辈子在云端飞行啊?话说回来了,要是真这么牛逼,为啥每回都得等曹雪芹的著作付梓了,才想起来构思一部伟大的《红楼梦》呢?

其实,我特别理解大佬们的苦衷:正因为整个市场吹牛逼惯了,大家接收信息的耳朵都带着过滤器呢。您要是连吹都不跟着吹,别人就该嘀咕了:这公司是不是不行了?你看最近这大热点,他们咋都不跟了?看来是快要悬了......

面对这样的博弈均衡,但凡是个精神正常的大佬,不管新名词听没听懂,总要第一时间表个态:扶我起来!我还能吹!

日进斗金的“动态专家”们

大公司里的大佬们,那是挤兑到这儿了,哪泡屎不揽也不行。要不然您瞧,这才几个月,从发布会的数量来看的话,咱们这儿的大模型产业,可早就超过大洋彼岸了!

可是,急着揽八泡屎的不止大公司,市场上还有比他们更积极的。不知您还记得不,前两年炒币最火的时候,有个著名的微信群叫“3点钟无眠区块链”,聊得都是炒币的事儿。而且大家伙的发言都跟入青帮的誓词赛的,翻来覆去就重复一个意思:我要是这辈子除了炒币,还正眼瞧别的事儿,那我就是TM的科技圈的败类!诸君其共诛之!

然而,最近听说这伙人集体跳反了。催人尿下的发言风格倒没变,不过下半身,不是,下半生追求的目标已经变成了大模型。于是乎,山还是那座山,人还是那撮人,只不过重新拉了个微信群,就成了引领大模型行业前进方向的一群精英。

人民群众为了讴歌这样的精英,给他们起了个名儿叫“动态专家”。一点下滑没有,我朋友圈里名字后缀从云计算变成大数据,又变成元宇宙,终于落实成了大模型的,就有那么好几位。

你道为何?大公司狗揽八泡屎为的是维持江湖地位,顺便炒炒股价。而这些动态专家们想的,就务实得多了——对韭当割。

所以,您注意到另一个令人忍俊的现象没有:咱们这儿能对抗ChatGPT的产品还没起瞧见影儿,可是各种ChatGPT专家、社群和培训班的数量,早就跟中国的钢产量一样独步全球啦!我就不贴图了,以免有人说我给他们做广告。这里面倒也不是没有真正的专家,但是就算有也没几个,因为真正的专家,现在应该没这闲工夫。多数用炽烈的焦虑情绪感染了你,就能力层面来说,跟大模型本身几乎是完全正交的。

要不说,咱们这儿的产业环境更兴旺发达呢:人家那边发掘出了一座金矿,可是配套的产业迟迟没跟上;咱们这边金矿虽然还没影呢,卖铲子的、教你打首饰的庞大产业链,早就发了家啦!

陈佩斯讲话:这才显得您枪法准嘛!

韭菜们,先收起你的焦虑吧!

商界精英和动态专家们,早就闻味儿而动,占据了每次热点的上风头。那么,作为够不上精英,手里不掌握镰刀的普通人,我们该咋办呢?我们也狗揽八泡屎,每样都报个班学一通?那除了把自己当成韭菜,割了一茬又一茬,其他啥意义也没有。当然,周围这种人确实也不少。

那么,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隔三岔五袭来的,“改变行业和命运的大机遇”呢?科技的发展会让人感到焦虑,这个我也不能免俗。不过在焦虑过后,还是要静下心来想想,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,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,那是根本行不通的!

咱就拿这次的大模型革命来说,让咱们这些韭菜手足无措的地方,无非是这个问题:我现在应该学点儿啥,才能建立新的竞争力,晚点被干掉?

我倒觉得,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相当简单:躺平就好了。因为科技发展对个人的技能要求,要么学也没啥用,要么你已经具备了。

比方说,最近精英们热烈号召大家学习“提示词工程”,也就是说怎么跟AI聊天,能让它帮你把活干得更好。这让我想起当年谷歌兴起,也有一群人信誓旦旦地说:将来谁能写好搜索查询,谁就立于不败之地!可是这么些年过去了,您看还有人学这个么?就是真学了,老板能给你升职加薪么?

道理很简单:科技的进步,特别是与用户交互相关的进步,都是为了让大家用得更方便、更自然。说句文言:最好傻子都能用。显然,大模型带来的自然语言界面,与原有的人机交互相比,也符合这一趋势。

既然傻子都能用,你还拿怎么用新界面当核心竞争力,你是不是傻子?

那么什么才是后AI时代的真正核心竞争力呢?毫无疑问,是创造力。虽然机器也能码code了,但倘或你能把矩阵求逆的时间复杂度由O(n^(8/3))降到O(n^(7/3)),或者你让GPT扩写的故事梁子设计得足够精彩,你不但不会被淘汰,甚至价值还会被放大。

可是,有没有创新性思维和能力,这并不是上个培训班能解决的。所以你有了,没必要担心;没有,那担心也没用。

所以,还是听郭全宝的忠告吧:咱们吃点喝点玩点乐点都是赚的!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